top of page

Design Principles

​組織原理

認識了各個視覺元素後,就要了解藝術家怎樣組織這些視覺元素,達至他們想要表達的效果和信息。

Emphasis/ Focal Point

重點​

重點」亦稱為強調,指為了吸引觀者特別注意或強調構圖某一部分,令觀者更進一步觀賞作品的手法。強調的手法可透過不一樣的形態形狀對比明暗度色彩粗細紋理等方式。

*同一畫面中強調之處未必只能有一個,不過重點式樣太多,反而降低了強調的效果。

23.jpg

Student's work

Rhythm

節奏

Starry Night VanGogh.png

節奏」又稱「韻律」, 就像音樂旋律,由不同的拍子組合而成。在繪畫中,如果視覺元素的安排能產生仿如節拍般的視覺旋律,這便稱為節奏感。

 

視覺旋律的構成取決於有效地運用視覺元素。透過形狀大小色彩變化線條或筆觸的交替變化,在視覺上產生波動的感覺,隨而引發心理上的輕快、激昂、緩慢或跳躍等情緒反應

Starry Night

Vincent van Gogh

1889

Proportion

​比例

比例」,就是整體中的每一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當中涉及物件的尺寸和數量在程度上的差異。自古以來,比例一直被用在建築、傢具、工藝、繪畫等方面。著名的「黃金比例」(Golden Ratio),衡量自然造型美及人為造型美的準則,也是自古以來最理想的尺度。

 

適當的比例是達成「」的基本條件。透過生活經驗,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比例有一定的認知,適當和正確的比例可以產生自然和諧的感覺;不合比例之物件產生不協調的效果,使人感到錯愕、非現實或莫名奇妙。

 

藝術家刻意改變事物的比例,主要因為:

1 )創造自我風格

2)突出主體的重要性

3)表達特定的氣氛或信息,製造想像和思考空間

The Colossus

The Colossus

Francisco de Goya

1808-1812

Movement

​動感

在觀察事物時,人的視點會隨注意力轉移。當藝術家運用視覺元素製造牽引力帶動觀者的注意力時,視點會轉移,畫面便會出現動態的視像錯覺,靜止的平面上就會出現動態。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重複形狀或漸變色彩

2)模糊物件邊界,表現出物件在迅速變化;

3)以視覺元素(如線條筆觸)來紀錄創作過程中媒材與畫家的動態

Nude Descending the Staircase (1912)Marc

Nude Descending the Staircase

Marcel Duchamp

1912

Balance

​均衡

​「均衡」原指天秤的兩稱達致平衡的狀態,與力學和重量有直接的關係。在繪畫中涉及視覺重量,稱為「張力」,畫家主要透過以下的方法來穩定畫面的張力:

1 ) 左右對稱

2)利用對位的方法,左右呈現出正反的互補姿勢

3)以幾何的概念作為構圖的軸心,例如水平、垂直、三角形、對角或螺旋狀等

4)藉着物像的不同數量尺寸清晰模糊程度、空間的分佈、色彩的輕重、形狀的繁與簡等,使不對稱的圖像張力相當,達致既均衡但又錯落有致的效果

balance.png

Unity and Variety

​統一與變化

統一」與「變化」是創作中的兩大組織原理。「統一」是指在畫面中製造相繫各部分的共通點, 藉以統整畫面。但過度的統一又會令畫面過於呆板,所以作品也必須有「變化」,才能製造較豐富的視覺效果。同樣道理,如太多的變化,卻會使畫面紊亂,失去美感。因此,藝術家安排畫面時會運用重複或近似的元素統一畫面。

Warhol.jpg

Campbell Soup Cans

Andy Warhol

1962

bottom of page